廣廈贏啦!犯規(guī)24比35,罰球42比27,網友:還是本土裁判好使
96比103,面對廣廈隊一次次向籃下的沖擊,北京隊多人陷入犯規(guī)麻煩。廣廈隊憑借強烈的求勝欲,對籃板球的保護,以及不斷的造殺傷罰球,最終保住了自己的第二個主場,以7分優(yōu)勢力克北京隊,將大比分扳成了1比1平……
與總決賽G1一役相比,G2最大的區(qū)別,除了兩隊在打法上的變化,另一個大的區(qū)別,就是場上執(zhí)法裁判人員上的變比。CBA總決賽G1,3位執(zhí)法裁判均為外援裁判。在三位外籍裁判的執(zhí)法之下,場上的火藥味濃不再多么濃了,但比賽的精彩度卻有增無減。比賽打得又流暢又好看,三名裁判既不搶戲,也不慣毛病。不該響的哨都沒響,該響的哨一個沒落下。公平,公正,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。
總決賽G2,上輪執(zhí)法G1的三位外籍裁判(包括那位廣受佳評的保加利亞裁判),全部換了。主裁由本土裁判閆軍擔任,2位副裁判分別來自土耳其和泰國。而本場比賽,相比于G1,裁判的哨子顯然要頻繁的多。同時幾位裁判的判罰尺寸,似乎也不太統(tǒng)一,連解說嘉賓楊鳴都吐槽:“最好是使用國籍相同的裁判,本場三個裁判有三種不同的吹罰尺度,運動員難以適應?!薄?/p>
值得一提的是,本場比賽,兩隊的犯規(guī)次數和罰球次數,差距十分明顯。廣廈隊犯規(guī)24次,北京隊35次,全隊犯規(guī)達到4次以上的多達5人,4節(jié)比賽,都是北京隊早早犯滿;罰球方面,北京隊27次,而廣廈隊43次,多出北京隊16次。小布朗一人就罰了18次,廣廈光罰球就得了32分……
關鍵的第4節(jié),北京隊都5次犯滿了,廣廈隊卻一個犯規(guī)都沒有。而本場比賽的裁判,賽后也被網友們紛紛吐槽“國內裁判好使”;“廣廈隊防守太好了,北京一節(jié)已經犯滿,而廣廈竟然0犯”;“這球在底線左側,離球最近的底線裁判和其次的左側裁判都沒吹,離球最遠的右側裁判閆軍響了哨”。
“換閆軍就是不讓廣廈在輸,北京早早5犯,廣廈一犯沒有”,“哈哈,中國籃球自己玩吧,別太當真了”;“為了公平公正,還是應該全部外籍裁判吧?!?;“不多評論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,但籃協(xié)你丫能說說為什么換裁判嗎?把風評最好的那位國際裁判換了個國內裁判。呵呵”……
仁者見仁,智者見智,不知各位網友,對總決賽G2裁判的整體表現(xiàn),如何評價?